我們每天醒來都會做出無數的選擇,早餐吃蛋餅還是火腿蛋土司,坐公車或搭捷運,到公司後要先收email還是先做點別的…。不過我們沒注意到的是,大部分的決定都是無意識的依照過去的習慣去做的。
所以,我們常常像開了自動導航模式一樣使用時間,如果過去養成了使用時間的壞習慣,我們很可能無意識地繼續這樣消耗寶貴的生命。想更有效率的把時間拿來追逐夢想,我們可以先從「有覺察的辨識每個當下的行動」開始,練習「做出更睿智的決策」,藉由「打造好的環境跟有效的計畫」來重新養成習慣。而在養成新習慣的時候,可別忘記好好「照顧自己的情緒」,才能讓計畫執行的長久。
例如小明想要自己的英文變好,他該怎麼做呢?
一、有覺察的辨識每個當下行動:紀錄作息找到「決定點 (cue)」
紀錄自己的生活作息是最簡單有效的方式,能提升我們對自己時間運用的覺察。
盡可能鉅細靡遺紀錄一整天的時間使用方式,從早上起床、通勤上班、工作、下班回家、睡前…。一共做了哪些事情,花了多久時間,寫個幾天後就能對自己的作息畫出大概的輪廓。
看了紀錄之後小明找到一些固定的「決定點」,讓他還沒反應就行動,所以消耗許多時間。
- 早上一上捷運,就開始滑手機到下車
- 在公司會被某個同事找去樓下,抽菸聊天聊很久
- 晚上八點回到家後,會直接坐到電腦前上網
- 一躺上床,就會打開手機看FB
這些「決定點」就像自動導航模式一樣發生,消耗了他追逐夢想的時間。
二、用「旁觀者」的角度思考
想要擺脫這些習慣模式,小明要先問自己,為什麼想讓英文變好? 怎樣才算是英文好? 什麼時候要達成這個目標?因為「英文變好」是一個很不精確的目標,所以很難達成,而如果連想讓英文變好的原因都不確定,那要如何說服自己不玩電腦而去念英文?
心理學家發現,人在「抽離狀態」下做的決策比較好,也可以說是用「第三人稱」或「旁觀者的角度」看事情。例如小明可以假裝自己的偶像巴菲特正站在自己面前,問問巴菲特會給自己什麼樣的建議?
巴菲特可能會問他:「想要英文變好,是為了能看懂英文小說?看懂財報?還是想在出國玩的時候,能流利地問路?跟外國客戶開會時不再鴨子聽雷?你可能要先搞清楚目標再決定學習方向。」
小明站在巴菲特的角度思考過後,認為自己學英文其實是為了跟客戶開會,所以訂下在12月去考多益(商業英文)的目標,這樣既有動機也有死線,實踐起來就比較容易了。
三、預先訂好可行的計畫並安排好的環境
「訂定可行的計畫」:想要考好多益就要設定唸英文的目標。唸英文的方式很多,設定簡單可行的目標可以幫助計畫執行的順利。如果把「讀英文書」跟「看英文電視」相比,後者簡單的多,不需要耗費太多意志力就能執行,所以先選擇「看英文電視」當作每日目標。
此外,在「決定點」發生前就預先安排好活動,能避免重複過去的壞習慣。在觀察自己每日的行程後,小明想要改變自己「晚上八點回家後就直接坐到電腦前」這個「決定點」。所以他把家裡的電視設定成八點自動打開,並固定在CNN頻道,所以他每天一回家就電視就已經開好等他。
「塑造優質環境」 :學英文是需要消耗意志力的,所以需要打造有益的工作環境,以免消耗意志力。例如當小明在客廳看CNN的時候,最好不要把手機跟平板拿出來,以免要分神對抗3C魔力;也最好請家人不要在客廳聊天,讓自己容易保持專注。
四、接受並關照情緒
在執行計畫時,千萬不能輕忽情緒的影響力。情緒是有力量的,憤怒會助我們採取行動,悲傷時我們的決策會更慎重,焦慮時我們會提高警覺,快樂時比較願意嘗試或接受邀請。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們也會因為傷心或焦慮而什麼都不想做,或害怕的逃避挑戰。
如果小明今天工作時被客戶叮的滿頭包,回家後可能只想看卡通撫慰自己受傷的心。這時小明可以停下來,做幾個深呼吸和自己的連結,問自己內心發生什麼事了,是什麼讓自己不想依據計畫行動,不要只是責備自己懶惰,先試著接受自己的情緒跟身體的反應,把自己的心安撫好了,再開始學習。
或是當小明每次在執行目標時,常會感到挫敗,覺得自己進步很慢,或懷疑自己這樣念真的會有效嗎?這個時候也要記得先停止自責,先安撫自己的情緒,鼓勵自己:「雖然進度不如想像,也不敢確定這個方式是否是最好的,但那個想要努力下去的自己,真的很棒!」
參考書目: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