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給大人看的故事書,一個哥倫比亞的新聞碩士臥底在紐約的”新創事業CEO們”之間當記者,也在耳濡目染之下開了一間新創公司,以圈內人的角度觀察那些”溫拿”如何快速成功,並整理成冊。我覺得這本書好看在故事新穎流暢,故事背後的功課又做的扎實,所以即使你已經知道他要講的「聰明捷徑」是什麼,你還是能有所獲得。
九個捷徑
- 縮短路程:駭上階梯、大師調教、快速回饋
- 借力使力:利用平台、掌握潮流、廣結人脈
- 一飛衝天:創造動能、化繁為簡、十倍思考
縮短路程:駭上階梯、大師調教、快速回饋
傳統的成功之路是一步一腳印,但其實沿著同一個樓梯爬上高點相對慢。就像美國總統的平均年齡反而較資歷完整的參議員年輕,擔任公職的時間較短,像平步青雲而非直線前進。這看似弔詭但其實合理,像是現在流行的創新口號”Pivot”,組織跟人都應該適時調整方向&找尋最短路徑,跳槽通常比留在原公司更容易加薪及升官。
要怎麼找到對的方向? 靠得是「快速回饋」! 與其在家裡閉門造車,更好的方法是定期拿出還沒有完善的beta版去市場測試,再根據客戶的意見改善。作者用喜劇學校為例,你不能一學期才做一次期末公演,如果學生能每周上台表演,且在表演後立刻修正,加碼演個一小時,你就會看到他們的進步呈現倍速上漲~
怕犯錯不敢嘗試,就無法得到回饋,我們小時候那種差一分打一下的教育,會扼殺孩子創造力跟成功。就連籃球網路公司Upworthy將快速回饋的精神實踐到了極致。在網路文章如洪流般湧出的年代,一個吸睛的標題至為重要。所以Upworthy在幫文章想好標題後,會先將這個文章貼給一群讀者,依著回饋再修改成不同版本,再寄給不同讀者看。一篇文章可能會反覆修改18次,改了75個版本之後才把最終版發表給所有網友。這樣的修改可以使文章的點閱率可以差到兩倍以上,Upworthy也因此爆紅。
借力使力:利用平台、掌握潮流、廣結人脈
「借力使力」讓我們事倍功半,利用前人創造的平台我們能快速切入重點,「掌握潮流」讓我們可以順勢而起,「廣結人脈」能讓全世界看到我們的價值。
WALMART的老闆曾說:「我所有做的事情都是學別人的。」
過去都以為第一個先行者佔有絕大優勢,但調查發現先行者的失敗率是47%,但其他早期領先者的失敗率只有8%,因為少走很多冤枉路…。所以Facebook幹掉Myspace,而早在iPad出來前幾年,我們就看過Acer的平板了。站在他人肩膀上有時是更好的策略(請參看:創新的第一課 : 模仿)。
衝浪比賽比的不只是技術,還有辨識好浪的能力,了解大海,並能等到一個好浪,就是贏得比賽的關鍵。這個觀念應用到組織跟人也一樣,很少人能和產業趨勢對抗,就像台灣的四大明星產業現在淪落成四大慘業 (太陽能, 面板, DRAM, LED)。
但這說來容易做來難,大部分的人都很難看出趨勢,不然股票怎會有人賠錢? 作者提出「審慎辨識模式」,靠著經驗跟直覺做決策,不如謹慎運用分析推論,不論新手老手都一樣。經過多年練習,衝浪選手都能「感覺」到好浪要來,但是頂尖高手會在比賽前幾個小時來到海邊,盯著大海看,分析海浪崩潰的方向角度位置頻率,不單只是靠「感覺」 。
一飛衝天:創造動能、化繁為簡、十倍思考
當好浪來的時候,你必須已經站好衝浪板,而且練好技術了。新手也許會有好運,但只有千錘百鍊的運動老手,能持續創造動能,一直保持成功。也許在這個時代每人都能紅15分鐘,但要變成巨星,你得一直拿出好作品。許多人覺得湯唯是運氣好,拍了色戒就一夕成名,但沒有人知道他在大學時代就已經演過話劇、當過導演、拿過獎,所以他能將色戒裡面的角色演的絲絲入扣 (反觀隔壁的王力宏…)。也因為她總是這樣努力,在被官方打壓多年後還能重新站回螢光幕。
化繁為簡的厲害,大家都被Steve Jobs教會了。作者提了一個亞裔美國人Jane Chen的例子,這位來自加州的ABC靠著發明便宜的保溫袋,救了無數開發中國家的早產兒。像我們台灣醫院用的那些保溫箱太貴、太高級,印度媽媽根本無力負擔,Jane發現其實保溫箱的重點其實「就只是保溫」,其他都可以刪減,所以開發了低成本的保溫工具,便宜又方便。(參看簡單:打破複雜,創造絕對優勢)
十倍思考是我最喜歡的一項捷徑,我記得在某本致富書中,作者先請你寫下你每個月要賺的錢,等你寫好了,再大筆一揮改成X倍。這樣一來,你就必須打破框架,重新思考如何達到你從沒想過的超級目標;因為想賺那麼多錢,可不是晚上去麥當勞兼差就做的到的。
換言之,十倍的目標逼得你想出聰明捷徑,你不能只打全壘打,你要把球打到隔壁城鎮。書中舉的例是鋼鐵人的原型,Tesla, Paypal, Tesla的創辦人 Elon Musk如何成功的在2008年發射火箭上軌道,而且成本只有太空梭的5%!
Google[x]是一個神祕實驗室,裡面滿載工程師,任務是做出令公司震撼的產品。負責人Astro Teller說,做出好上10倍的東西,常比做出好上1/10的東西更為容易。較高的目標,也能幫助組織或個人脫離目前的競爭者跟紅海。
用消費者的角度訂目標是有風險的,因為他們永遠只想要一隻跑得更快的馬,而不是一台福特汽車 (請參看:從0到1)。所以不要害怕設定遠大的目標,擁有遠大的願景能讓我們突破既定思考框架,也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跟金援。
作者: 申恩.史諾
原文作者: Shane Snow
譯者: 穆思婕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5/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