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拜天帶著兩個小孩去看了迪士尼與皮克斯最新的動畫《#元素方城市》,原本以為這是個人格類型的故事,看完電影之後我要設計一個元素人格測驗給大家玩,沒想到,完全不是。
以心理諮商的角度來說,我看到了一個分化跟找回自我的故事。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以下應該算有小劇透吧,介意的請先去看完電影,再來看文!
=================================防雷===============
女主角的爸爸為了找尋更安全的生活環境,帶著家鄉的藍色火焰(我感覺像是神主牌的東西),移民到elementor元素方城市,離開的時候,並沒有得到家族的祝福,爸爸耿耿於懷。
元素有四種,水火風土。女主角Ember的家庭屬於火元素,爸爸為了生活,開了一間火焰專門店。賣各種火零食??(燃料球、汽油、仙女棒….)。女主角跟爸媽相依為命,尤其跟爸爸關係特別密切,從小就在店裡幫忙,她很有天賦,是個手工燒玻璃大師(?)
由於爸爸身體越來越不好,工作越來越吃力,所以女兒每次看到爸爸咳嗽,都擔心不已,想要趕快接班,讓爸爸能放心退休。所以故事一開始,就是女兒努力的想要接手爸爸的店,但總是被奧客惹怒。
爸爸教他冷靜的秘訣:「深呼吸,連結。」
這不就是我在諮商的時候做的事嗎?但是,電影中的爸爸怎麼沒有說,要連結什麼?
女主角嘗試連結,也沒有效果,她還是暴怒到發紫….還把店弄到水管破裂,因此認識男主。
我覺得這埋下了一個重要的梗,要連結什麼,為什麼要連結?
我覺得這埋下了一個重要的梗,要連結什麼,為什麼要連結?
女主角「火」遇到了男主角「水」,他們兩個的特質很不一樣:女主容易暴怒,不知道怎麼跟人相處。男主則是容易爆哭,還特別能跟別人溝通。
有一次女主角對男主說,你很會跟別人連結。男主回答,「你就把你的感覺說出來就好拉!」
原來是電影裡說的,是連結身體,感受情緒,這樣就能連結潛意識,也能聽到內在的聲音。
難怪女主角每次連結,就會更生氣,因為如果她傾聽內在的聲音,那是一大團複雜的情緒,
生氣的背後,還有好多的挫敗,自責,羞愧。
男主角說,她的生氣背後,是還沒準備好。
我想在還沒準備好的背後,是對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還不夠了解。
女主角內心深處,根本沒有這麼想要接手爸爸的事業,只是從小到大,身為獨生女的她,理所當然背負著傳承家業的責任,尤其是身爲女兒,她希望爸爸能夠開心,也能夠安心退休。
Ember有一句台詞:「爸媽為了搬到這裡來,犧牲了這麼多,如果我也要回報,那是不是表示我也要犧牲我的一切?」
電影裡問出了大家常常有的疑問:
為了滿足家人的期待,是不是得犧牲自己想要的生活?為了滿足家人的期待,就不能夠自由的選擇所愛的人?
從頭到尾,Ember都面臨內心的矛盾,我要做自己,還是延續家族的榮光?
為了家族,我是否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
還好,這是一個快樂的Disney電影。當Ember苦惱於不該放棄爸爸的夢想之店時,爸爸卻對她說:「妳才是我的夢想。」不像很多來談的個案,想追求夢想的時候,會被家人責罵、質疑。
Ember還有夢幻的富二代男友,為她犧牲奉獻,陪她探索價值觀,還為她介紹工作,還比諮商師更有同理心。
我從頭到尾都沒哭,但在最後一幕差點掉淚。
片頭爸媽離開故鄉時,沒有得到爺爺的祝福;但Ember決定追尋理想時,得到了爸爸的祝福。
多麼不容易的自我追尋之旅,多麼美好夢幻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