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還是要先試著接納孩子,調整期待。一個是他們還小能力有限,另一個是你和孩子在意的事情通常不一樣。不過如果拖拖拉拉影響到生活,我們還是可以幫他改變。
第一步是觀察並找出事實:具體說明小孩「拖拖拉拉」的行為
例如要花二十分鐘才能起床,花十五分鐘整理出門的東西。
第二步:希望達到的正向描述
希望他準時起床,學校東西準備齊全,準時七點出門。
第三步:重點是重新塑造他的行為。
先挑出一、兩項覺得最困擾的事情來改,循序漸進地改。例如「準時起床」,我們可以告訴他,如果可以鬧鐘響後十分鐘下床,就可以獲得一個點數,媽媽也要讚美他。讚美跟給予獎勵是最有效的方法。們也可以調整流程,例如在前一天就請他收好書包。
想讓小孩變得更有效率,要怎麼做呢?
一、先知道,不停的碎碎念對達成管教目標沒有幫助。提醒一次、兩次可以,第三次以上就是嘮叨了,會讓人反感,越嘮叨小孩越不想做。想要達成自己的教養目標,可能要找尋更有效的方法。
二、讚美比嘮叨有效。不用怕讚美太多,讚美的次數應該比懲罰的次數多。因為注意及獎勵好的行為,比專注指出孩子不好的行為有效。對待幼童,讚美要及時、熱情、有具體的描述,可以加一點肢體的觸碰。(例如:哇~我看到你把玩具分類放進櫃子裡面了,地上現在很整齊)
例如,怎麼讓他早睡?
找出什麼樣的情境下,小孩容易達到目標,試著塑造那個情境,降低達成目標的困難度。觀察哪些情況下寶寶比較容易入睡,哪些情況下會拖到很晚,要想辦法造就他的正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