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ht
Melody Liao

Melody Liao

[摘要] 脆弱的力量

休士頓大學社工研究院教授、知名學者及暢銷書作家,同時也是認證的社工師(LMSW)。專心投入人類心靈脆弱、勇氣、價值感等研究。2010在TEDxHouston的演說:「脆弱的力量」(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是TED網站上最受歡迎的演講之一,已超過一千萬人次觀看,並引起廣大的迴響。

《脆弱的力量》書內開宗明義地告訴我們:「脆弱的力量無關勝負,而是積極投入,並全力以赴」。脆弱的力量,就是放膽去做。聽起來很簡單,但卻是許多人花一輩子也做不到的事。

作者帶領我們從「定義脆弱」開始,去認識「是什麼原因造成脆弱?」,以及當今大眾對「脆弱的迷思」,並告訴我們「脆弱」與「自卑」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在發現、瞭解自卑後,最終仍需找尋到屬於自己的「個人價值」,才能克服自卑。

因此,在閱讀此書之前,我們可以先試問自己,當遭逢人生重大變故(例如:被裁員、親人過世、離婚等),你會展現出哪一面的自己?

「脆弱」不是「軟弱」,每天遭遇的不確定性、風險和衝擊,都不是你我所希望看見的,但我們唯一的選擇,就是「要不要全力以赴」?我們對接納脆弱的意願,決定了勇氣的強度與目標的明確性;我們逃避脆弱的程度,則顯示我們有多害怕又多不切實際。

 

害怕失敗、失去的通病

我們都嚮往完美萬無一失,但那是不存在的人類經驗。我們必須勇敢上戰場,無論是一場戀情、會議、悲痛意外,或是一句說不出口的話,我們都需要全力以赴。

想等到萬無一失時才上場,可能會犧牲掉無法挽回的關係和機會。與其浪費時間坐在場邊批判,我們應該要勇於展現站出去讓大家看見真正的你

全心投入生活

全心投入,是一種自信、參與生活的方式。作者為全心投入定義了十大指標。指出全心投入的人該努力培養、擺脫什麼:

  1. 培養真實自我:別管別人怎麼想
  2. 培養自我包容:放棄完美主義
  3. 培養韌性:擺脫麻痺和無力感
  4. 培養感恩和喜樂:不再覺得自己少了什麼,不再恐懼黑暗
  5. 培養直覺,相信信念:不要事事都要追根究柢
  6. 培養創意:別再跟別人比較
  7. 適時玩樂與休息:精疲力竭不是地位象徵,生產力也不代表自我價值
  8. 培養平靜安寧:棄絕焦慮的生活型態
  9. 培養有意義的工作:別再自我懷疑,沒有什麼是「非做不可」
  10. 培養唱歌、跳舞和歡笑:不要裝酷,過度矜持

全心投入,包含了勇氣、包容和連結。一早醒來,可以告訴自己:不管我做了什麼有什麼還沒做我都已經夠好了。在睡前,可以告訴自己:我不完美又脆弱也會恐懼但那不會改變我很勇敢也值得擁有愛與歸屬感的事實

 

是什麼原因造成脆弱?── 檢討「永不知足」的文化

  • 永遠不夠好
  • 永遠不夠完美
  • 永遠不夠瘦
  • 永遠不夠強
  • 永遠不夠成功
  • 永遠不夠聰明
  • 永遠不夠確定
  • 永遠不夠放心

我們之所以感到不滿足,就是因為我們活在不滿足的世界裡。

 

脆弱的迷思

迷思一:「脆弱等於軟弱」

這是大家最常抱持的迷思,也是最危險的迷思。脆弱無所謂好壞,不是「黑暗情緒」,但也不一定是輕鬆、正向的經驗。脆弱是所有情緒和情感的核心。去感受情緒,勢必會展現出脆弱。我們拒絕展現脆弱,是因為我們把脆弱和害怕、自卑、悲傷、難過、失望等情緒聯想在一起。我們避談那些情緒,即便它深刻影響我們的生活、感情、工作。

另一方面,我們喜愛的情緒和經驗,仍舊需來自脆弱後的感受。脆弱,帶來了愛、歸屬感、喜悅、勇氣、同理心,也是希望、同情、責任感和真實的自我。如果我們想要有明確的目標,或是更深刻、有意義的心靈生活,脆弱是幫助我們達成的重要途徑。

 

迷思二:「我不想展現脆弱。」

小時候的我們心想,等到長大,就不會再感受到脆弱了。但是,成長本身就是接納脆弱的過程;生命,本身就是脆弱的。 ──麥德琳‧蘭歌(Madeleine L’Engle)

不論我們是否願意展現脆弱,脆弱都會找上我們。當我們假裝自己能夠迴避脆弱,我們的行為往往和自身的期待背道而馳。

每個人勢必會體驗到脆弱,且由不得我們抉擇。唯一能夠做的是,當面對不確定、冒險和情緒衝擊時,我們要如何回應?

 

迷思三:脆弱就是毫無保留

我們需要信任,才能展現脆弱;同時,我們也需要脆弱,才能培養信任。脆弱是以相互關係為基礎,需要設限與信任。不是不分青紅皂白的傾吐,也不是社交媒體的大放送。

脆弱,是和有資格聆聽的人分享感受。脆弱和敞開胸懷是互相的,是培養信賴過程中重要的部分。和已經培養深厚關係的對象分享,他們能和我們一起分擔壓力。這樣相互尊重地展現脆弱,可增加彼此間的連結、信任和投入。

 

迷思四:我們可以「一個人」

現今的文化推崇獨立自主,即便是關係的培養,大家仍覺得可以自己來。缺乏接受幫助的胸懷,就不會有付出幫助的氣度。

以心懷感恩的角度看待我們接受的幫助;當我們對他人付出時,也會獲得相同的感受。我們都需要別人的幫忙,勇敢展現脆弱,讓人更勇於示弱,勇氣是有感染力的。

 

脆弱與自卑-發現並瞭解

自卑(自慚形穢、自我價值低落),是一種極其痛苦的感覺或體驗。認為自己有缺陷,所以不值得被愛,也不值得有歸屬感。自卑情緒助長了恐懼,破壞我們對脆弱的包容力,因此扼殺了對人的投入、信任。

如果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自卑可能在我們發現徵兆以前,就摧毀我們的生活。就像屋內的白蟻,躲在暗處不斷啃食。直到屋樑崩落,我們才意識到。

什麼是自卑,為什麼那麼難以啟齒?

自卑情緒人人皆有,是普遍的體驗,也是最原始的人類情慾。

  1. 不曾自卑的人缺乏同理心及人際互動的能力。
  2. 人們都害怕談論自卑。
  3. 愈是避而不談,自卑對我們的掌控力愈大。

自卑是害怕與他人失去連結。我們在先天心理、情感、認知上都想要獲得連結、愛與歸屬感。這是生而為人的原因,為人生帶來意義與目的。自卑,是害怕自己做錯事,或達不到理想,而發展成我沒資格或不夠好才無法被愛無法獲得歸屬感或連結的想法。難以啟齒的事物,最容易累積「自卑(覺得自己不夠好)」的情緒。所以自卑特別喜歡找上完美主義者,很容易就能讓他們封閉自己。

如果我們對自卑有足夠的瞭解,就能夠點出它的存在、面對它,它就無法耀武揚威。

克服自卑

我們要學會的是克服自卑(shame resilience);抗拒自卑(shame resistance)是不可能的事。自卑造成的痛苦是真實的,只要我們在乎人際關係,自卑永遠是一股強大的力量。但是,自卑討厭被言語環繞,只要不斷談論它,它就開始萎縮。溝通和分享也為我們帶來光明,摧毀自卑。克服自卑是接納脆弱的關鍵。如果我們總擔心別人怎麼想,就不敢展現真實的自己,『不善於展現脆弱』就很容易自卑

 

找尋個人價值

當你瞭解自卑,具有克服自卑的技巧時,你會知道自己的「個人價值」遠超過一本書、一段影片、一次演講,或一則網路評論。

事情不順利時,你會感到失望難過,但只僅止於這一次的事件中,你付出的行為或結果,與「你這個人的價值」無關。不管結果如何,你放膽去做,已完全呼應「脆弱」的價值觀,符合自己的期許。

個人價值不受影響時,我們更願意展現勇氣、冒險,分享創意和天賦。克服自卑,可以培養全心投入,讓人更樂於徵詢、採納新意見。而對個人價值的信心,也鼓勵我們勇敢示弱,並堅持下去。持續自卑,只會讓我們渺小、懷恨在心與滿懷恐懼。

 



《脆弱的力量》
作者: 布芮尼.布朗(Brené Brown)
譯者: 洪慧芳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13/09/28

【歡迎加我 FaceBook 好友】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幫小編按個讚,也歡迎大家留言發問喔!:)

不錯過心理學的實用好文

美樂蒂愛學習

MeeType

Melody L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