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成功有約》的重點多又雜,每一個成功習慣都重要到能單獨出書,所以本書不易讀,讀完後要實際執行才會有收穫。你可以把它放在床頭,三不五時檢視自己目前做得如何,持續保持與成功的約會!
成功無捷徑,一切都應該由最基本的個人品德與修為做起,也就是要「重視原則」。例如: 想要擁有美滿的婚姻,就應該做一個更好的丈夫;想要有一個聽話的孩子,必須先成為言行一致、充滿愛心的父母;想在工作上更有發揮空間,就要先做一個盡責的員工。
接下來講「習慣」,要把原則化為習慣,因為日復一日的習慣決定個人的成敗 (思想決定行動 ,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德,品德決定命運)。建立習慣需要由 「知識、技巧、意願」 三方向去努力 ,缺一不可 (如下圖)。
接下來作者提到個人成長的三階段:「依賴期、獨立期、互賴期」。個人要先學習獨立,之後再追求人際關係的互助合作,以達到公眾的成功。書中將七大習慣跟成長三階段畫成關係圖 ,下方的三角形是和個人成功有關的三個習慣,著重於如何修養自己以達到獨立;上方的三角形討論公眾成功有關的三個習慣;第七個習慣則是涵蓋不斷更新、持續自我砥礪。
另一個重點是產出與產能必須平衡 ,才有最大的效能。例如"會生金蛋的鵝"這個寓言中,金蛋是產出 (Production)、鵝是產能 (Production Capacity),金蛋跟鵝都要兼顧,不能殺雞取卵。就像一個人最寶貴的鵝是賺錢的本領,如果不能持續投資自己,未來生涯發展的機會跟賺錢能力就會受到限制。
第一篇、個人的成功 ( 主動積極、以終為始、要事第一)
第一個習慣: 主動積極
- 個人關切的問題稱為”關切範圍“,包括自身健康、子女、事業等問題,共分三種。
- 可直接控制的問題:改變你的習慣
- 可間接控制的問題:發揮影響力
- 無能為力的問題:用微笑來接納
- 將可以控制的事情圈起來,就是”影響範圍“。我們要著重於影響範圍,把心力投注於自己能控制的事情,然後所獲得的成就將使影響範圍逐漸擴大。
第二個習慣: 以終為始 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在自己的葬禮上,你希望親友們如何追述你的一生? 作者拋下了這個問題要我們思考自己的價值觀。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要回答自己的存在意義,作者建議詳細的寫下你理想的一生,越詳細越好。
另外,人生過程中我們要扮演許多不同的角色 (父母、子女、員工等),作者希望我們為每個角色寫下反應個人價值觀的長期目標,综合成為一個使命宣言,依此為個人憲法、確立人生遠景。延伸到組織也是,每個組織必須要有它的使命宣言,而且最好每個員工都要能參與訂定這個使命,才會產生認同感。
第三個習慣: 要事第一 First things first
當你確定了人生使命後,還需要用意志力去貫徹它,所以時間管理其實是個人管理,也是自制力的管理! 以下詳述一周內的個人管理四步驟:有哪件事如果你經常做,就會對你的 “個人生活或事業”產生重大的正面影響,但你卻遲遲未行動? –> 通常答案都是重要而不緊急的事,而投注時間在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上才是個人管理之鑰。
- 確定重要角色 : 個人、子女、母親、RD經理…>
- 選擇目標: 未來一周要達成的2-3個目標
- 安排進度: 依據上列目標安排未來一周行程
- 逐日調整: 每日一早依據行事曆安排一天的大小事務
不管怎麼排定行程,事情總是比時間還多,所以最後的秘訣除了刪減還有授權。授權是提高效能的秘訣,經由授權管理者可以產生十倍、百倍的輸出,而充分信任的授權才是有效管理之道。
第二篇 公眾的成功
維持人際關係的重點在個人的本性與品德,人跟人之間有一個無形的感情帳戶,禮貌、誠實、仁慈及信用能存款,粗魯、親篾、失信則會扣款。例如對於青春期的孩子,親子交談的內容若僅止於”維持整潔、用功讀書、別忘了倒垃圾”,感情帳戶很快就會透支;最好是聆聽孩子的心聲、關懷他,藉著不斷付出讓感情帳戶的存款慢慢增加,來逐漸改善親子關係。
感情帳戶的存款包括 “了解別人、注意小節、信守承諾、闡明期望、誠懇正直、勇於道歉”。最後,不要逃避問題,因為問題代表機會,可以藉機增加感情帳戶的存款。
第四個習慣: 雙贏思維 Think win-win
- 雙贏品格: 重要的品德包含真誠正直、成熟(勇氣與關懷兼備)、富足心態(做利人利己者)
- 雙贏人際關係: 若對手是自私自利者,則要發揮影響力感化他
- 雙贏協議: 樹立明確目標與評估標準,或是撰寫績效協議書,如此可把上對下的監督轉變成自我監督,使雙方共謀福利
- 雙贏制度: 目標背後要有良好的獎懲制度作後盾。例如: 企業中主管可以改變制度使屬下成為向心力強的團隊,學校老師可以讓同學互相提攜,父母不要鼓勵子女互較高下而是要全家一條心。
- 雙贏流程: 談判的時候要對事不對人,依照雙方的利益而非立場來尋求互利的解決途徑。從對方的觀點看問題、認清彼此的顧慮,尋求彼此都能接受的成果。
第五個習慣: 知彼解己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
學習傾聽,瞭解他人到比他自己還透徹,再基於對他人的體認來表達自己、或說服別人。
- 傾聽的五層次:
- 聽而不聞
- 虛應故事
- 選擇性傾聽
- 專注的聽
- 同理心的傾聽: 同理心的傾聽出發點是為了了解而非回應,透過言談了解他人的感受,不但耳到,還要用眼觀察及用心體會。
- 溝通的四大毛病:
- 價值判斷
- 追根究底(窺探隱私)
- 好為人師(用自己經驗提忠告)
- 想當然耳(根據自己行為和動機來衡量別人)
- 溝通的階段:
- 覆述對方的話 (e.g.上學真是無聊透了)
- 用自己的詞語解釋表達 (e.g. 你不想上學了)
- 體會對方心情後加有感情的解釋之。(e.g. 你覺得很有挫折感,你對上學有很深的挫折感)
第六個習慣: 統合綜效 Synergize
說明團隊合作的重要。試著要學習別人的長處,傾聽並真正了解對方的想法,不堅持己見,創造第三選擇。
什麼是第三選擇? (延伸閱讀:第三選擇)
面對任何問題,大家的第一個選擇是照「我」的方式,第二個選擇是照「你」的方式進行。衝突點往往在於,是你的選項好,還是我的好…。因此,不論選哪一方,都會有人覺得受傷或犧牲。這時不妨考慮第3種選擇:超越你的或我的方式,找出更高明、更好的方法,讓雙方都能從衝突中獲益,這是解決人類所有問題的鑰匙。
第七個習慣: 不斷更新 Sharpen the saw
有一個人在鋸木頭的時候,體力漸漸不支,越鋸越慢。一個路人看到了,建議他不妨先停下來,把刀磨利一點再開工。但是這個人說他時間很趕,沒有時間磨刀!一把鈍掉的鋸子就能讓工作乏味,且效率低下。所以高效能人士會花費必要的時間首先把自己這個“工具”調整到最佳的狀態,也就是調整好自己的身體、精神、思想和心情。
高效能人士會花時間關心自己,在生活的四個面向(生理、心智、精神、社會/情感)裡保持平衡,不斷更新,以便更有能量的實行上述六個習慣。作者建議我們花一個小時寫日記鍛鍊心智跟心靈,冥想和禱告也有幫助,還有找時間運動…。
身心健康為一切之本,大家都知道但不一定做到。請常常提醒自己,每天一點一滴的往健康帳戶中加值。
生活四面向
- 生理:吃好、睡好、多運動
- 社會/情感:進行有意義的社交連結,只有FB是不行的唷..
- 心智:學習、閱讀、寫作、教學。何不開始經營部落格呢?
- 精神:花時間在大自然上,追求靈性的成長,例如冥想、禱告、藝術及音樂、服務社會。 聽起來練習正念減壓MBSR蠻適合的。
柯維寫了一系列的書,其實都是從與成功有約延伸出去的,例如想要提升人際關係要看「第三選擇」,想要更了解時間管理要看「與時間有約」,歡迎點下面連結繼續收看。
與成功有約
作者:柯維 (Stephen R.Covey)
出版社:天下文化
ISBN:9864174932
相關好書推薦:
- 致富的力量 – 人氣諮商心理師教你活用大腦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