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經試過說服別人改變卻失敗嗎?或者你自己想要改變,卻發現好難啊。心理諮商或治療的目的,是希望藉著諮商會談讓個案的生活變得更好更開心。到底,要怎樣使用語言的魔法,讓改變容易發生呢?
華頓商學院行銷教授約拿博格,專門研究行為改變,他整理了六種語言咒語,想讓讀者更了解如何運用文字或語言來影響他人或自己。第一個語言咒語是「啟動身份認同與能動性」,覺得很能呼應我的諮商工作。
一、善用「自我認同」
「A會去慢跑」、「B是一個跑者」,你覺得誰更常跑步呢?
「A喜歡狗狗」、「B是愛狗人士」,哪一個人更願意為狗付出呢?
「A愛吃紅蘿蔔」、「B是紅蘿蔔控」,誰的晚餐更容易出現紅蘿蔔?
對人的「標籤」透露著一種永恆和穩定性,描述某人是什麼樣的人,有什麼不變的特質。這樣「把動作轉成身份」的描述更讓人會有可能去做些什麼,那怎麼利用這點呢?
在履歷上,不是只說自己工作認真,而會說自己是個「勤奮工作者」。不說自己很有創意,要說自己是「創新者」。在邀請小朋友幫忙的時候,老師會說當「小幫手」「小老師」,而不是直接叫小朋友幫忙發個貼紙或作業,雖然是一樣的事情。如果想請人不要亂丟垃圾,與其寫請勿亂丟垃圾不如說個請當個有「公德心的人」。選舉時要怎麼跟民眾溝通呢?外國發現,如果想要邀請人出門投票,就要在vote後面加個r,變成「投票者」,投票率就能增加15% 。
諮商的重點,常常是增加個案的「自我認同」,也就是接納自己,覺得自己還不錯。有一種方法,是讓個案用新的角度看待過去的負面事件。例如用「持續努力的生命鬥士」來看自己,而不是只想著自己過去的失敗與挫折。或是「已經用盡全力的考生」而不是大學沒考到理想志願。
另外,善用「標籤」的力量也能讓自己變得強壯,例如我會告訴自己,我是個「生過小孩的媽媽」,所以看牙醫的時候一定能撐過這種小打小鬧的疼痛。我是個「心理師」,所以打傳說對決的時候心態絕不會崩!
試著為過去跟現在的自己,都貼上更有能量的標籤,會更容易達成目標。
二、把「不能」改成「不要」,把「應該」改成「可以如何」
有研究發現,用「我不要」取代「我不能」就能幫助1/4的受試者拒絕罪惡的巧克力棒,改選健康的燕麥棒。作者認為,「我不要」給人的感覺是我自己選擇的,「我不能」則像是被外力控制,失去自主權,也失去了力量。
此外,與其講「應該」,不如說「可以怎麼做」!「應該」是限制性的說法,會讓人有壓力。「可以怎麼做」比較能帶出創新的解決之道,這種思路會鼓勵人去跳脫思考框架。
完形心理學裡,強調自我的覺察跟選擇,沒有人「應該」或「不能」做什麼,所有的行動都是「自己的選擇」,我們也需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當個案說出「應該」的時候,心理師可以提醒他改成將「應該」改成「可以」,重新說說看,感覺有什麼不一樣。
各位也可以試試看,你有什麼想要做的事,換個語句說說看,體會一下內在的感覺有什麼不同。
我「應該」要運動 -> 我「想要」多運動、我「可以」多運動。
我「不能」吃零食 -> 我「不要」吃零食、我「可以」吃健康食物。
我「應該」要早睡早起 -> 我「可以」早睡早起更健康、我「想要」早睡早起。
三、自我對話(改變人稱)
密西根大學的研究者請受試者想像他們的夢幻工作之後,請他們用5分鐘去演講論述自己為何有資格獲得那個工作。因為演講是大家都會緊張的事,研究人員藉機觀察他們的「自我對話」怎麼影響自己的。
A組受試者:用第一人稱的方式跟自己講話「我為什麼這麼煩」「我為什麼有這種感覺?」
B組受試者:用局外人的視角來指稱自己,站在旁人立場來跟自己說話。
「為什麼小明有這樣的想法?」「小明這麼這樣焦慮?」「小明有這種感覺的原因是?」
研究結果發現B組(局外人的角度進行自我對話)發言的時候更有自信,更不緊張。
在語言上的簡單調整,用局外人的角度自我對話,能幫助人們與困境拉開距離,旁觀者清的去看事情。所以感覺到的負面情緒比較少,也有更正向的視角。
約拿博格博士提到,在運動員比賽前,如果告訴自己「你可以的」,比起說「我可以的」會更容易說服自己!我在諮商時,如果希望個案有不同的觀點,會請個案從原本的椅子上站起來,成為一個旁觀者,並用旁觀者的角度看待事情,並對自己說一些話。這個旁觀者最好是支持他的好友,而不是尖酸刻薄的陌生人。當個案用好友身分看事情時,通常會有比較客觀的觀點跟新的發現。
所以如果你也被困在某些情緒或是逆境中,試著用局外人的視角來自我對話,可以快速的切換情緒,並有新的視野喔。
廖偉玲心理師
參考資料:如何讓人聽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