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家Michael Ray 在史丹佛大學企管研究教創意與創新行銷課,告訴你如何從最高目標(highest goal) 來看成功與創意。
最高目標來自特質:
人生的最高目標應為”特質”而非特定的人事物,像是熱情、分享等。只有從內心尋找,你的願景才會清晰;對外尋找是夢想,對內尋找是清醒。回顧你做過最有意義的事情,分析歸納這些事的共通本質,就能找到你最高目標的特質。
找出自己的特質:
- 列出20項你喜歡跟討厭的活動,寫下它們的相關性。
- 試著站在別人的角度看自己,這個人的核心本質是甚麼? 先用文字簡單的描述,然後畫出一個代表這個人的圖案
我們總是向外追求成功,卻不知它就在內心等著我們。真正的成功是快樂,不斷提昇自己的可能性。做喜歡的事,推掉不喜歡的,當你越是專心辨識出自己的最佳特質,就越能體驗成功的自我價值。
專注帶來均衡:
均衡存在於忙碌中!
我們通常以為人在空閒時感到均衡,但83%的人說,他們在十分忙碌,甚至混亂的狀況下體驗到均衡。
所以均衡指的不是把時間與精力平均的分給工作或生活,而是將大部分的精力投入重要的部份。均衡是一種綜效與動態的狀態,來自你跟最高目標的連結,而不是外在的狀況或世俗的評價。
開始行動:
- 熱情沒你想像中重要
- 踏上自己的英雄旅程
- 問自己一些愚蠢問題
- 多做簡單有趣的事
- 恐懼其實有正面能量
- 用愛完成的事,每一件都完美。做你喜愛的,喜愛你做的、別擔心,只管去做、用心去看…
- 今天的你,帶給別人什麼禮物?
- 每周專注在一個生活箴言上
[本文感謝廖慧萍資深顧問授權刊登,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Melody感想
前幾天剛好看到一篇文章,訪談了今年金鐘獎男配角的得主吳慷仁,他的回答真摯又激勵人心。也很呼應這本書的主題。從小單親又家境不好,26歲前的吳慷仁從16歲起,就做過40種不同工作,包括焊電箱、做粗工,因為想買東西但不能跟媽媽要錢。在贏者全拿的演藝圈裡生存,專注目標,傾聽自己的聲音反而更是重要。吳慷仁用自己的故事告訴觀眾,用心學習做好每個工作,即使不知道未來的回報是什麼,但該是你的就會是你的,我們要做的是用心生活,做最好的自己。
專注帶來均衡:
「我看過很多有潛力的演員,但全心專注在目標上的,從以前到現在只有兩個,一個是桂綸鎂,另一個就是吳慷仁!」李啟源觀察:「就像花豹一樣,只挑準好的獵物。一旦鎖定目標,就全心耐心守候,絕不因任何事情分心;而且一出手,就會讓別人看見。」
決定全心投入戲劇,原本靠調酒、拍廣告就可達年收入百萬的吳慷仁,推掉所有廣告邀約,只為力求突破。「他甚至有一年半時間幾乎沒有收入,讓我都有點擔心,」李啟源回憶。即使當了演員,
熱情沒你想像中重要:
他並不像許多藝人從小就立志從事演藝工作 「我一直知道自己是『苦工型』、不是天生的演員,」「我花了5年,透過演戲不斷和自己對話,直到最近才能很確定的說:『我是吳慷仁。』」
以前我很急,總是想著下一份工作在哪裡、怎麼做得更好?」吳慷仁說,現在的他發現,演戲就是「過生活」,「用心體會自己當下的呼吸和感受,對自己誠實。」拍完《出境事務所》之後,「我第一次覺得:『原來我真的可以是個演員』,不會緊張得連拍片空檔拿手機出來看都沒辦法了。」
向外追求成功不如向內心尋找:
「你不一定要跟別人比,但不要輕易放過自己。」花了5年跌跌撞撞,才找到「跟別人不一樣」的自己,吳慷仁說,先經過不斷努力,才能在回首來時路時,發現「一切都有最好的安排」。「以前我會一直否定自己,但現在,我不再想著要跟誰一樣,因為我發現,世界上不可能有『第二個』梁朝偉或周潤發,只會有『第一個』吳慷仁,我想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樣子。」他沉思了一會兒笑說:「我終於覺得,自己挺好的!現在的我,很『吳慷仁』。
這一生,你為何而來 (The Highest Goal)
Michael Ray 李振昌譯
天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