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這兩個字現在已經變成日常用語了!
許多的研究也證實,EQ (情緒智商) 在教育、生活滿意度、工作表現等方面都有相關,還是領導力的關鍵。由於腦神經科學的進步,我們有能力開始了解大腦的運作方式,每個人大腦結構不同,有人天生高EQ,有人需要努力學習,有些人先天有許多限制。
我們能夠做的,是利用已知的科學來優化自己的思考及行為模式,就像我們買電器回家會看說明書一樣,對於人體中最重要的大腦,我們更要主動了解他/她。
抱持正面或負面情緒會影響大腦功能
正面情緒的好處是比較有創意,心理彈性大,做決策會有效率;缺點則是不會區分論點的強弱、太快下決定而忽略細節。 心情不好或是較嚴肅的情緒下,我們會比較多疑,不會只依賴專家意見,而且會不斷問問題以釐清答案。憤怒也不是沒有優點,它能讓我們集中精力,專注於排除障礙。
藉由對情緒的選擇,我們能提高把事情做好的機率(大部分時候,尤其是需要創意的時候,最好是用正向的情緒)。
自我覺察 & 情緒自我管理,是EQ的兩大基礎,決定了我們能否成為優秀的工作者。
情緒自我管理的關鍵是「前額葉皮質區」,讓你情緒失控的主角則是「杏仁核」。
「杏仁核」是憂傷、憤怒、衝動、和恐懼等負面情緒的觸發點,當它偵測到威脅的時候,就會接管「前額葉皮質區」讓我們失控,產生「杏仁核劫持」的現象。「杏仁核劫持」現象會使人體產生大量的壓力激素(腎上腺皮質醇跟腎上腺素),啟動「戰-逃反應」。但在現代社會中,杏仁核所偵測到的危險,常常不是真的,我們因為假警報而過度反應,造成身體的僵化跟壓力的累積。
職場上五個杏仁核觸發因素:
1. 不被傾聽、想法不被理睬
2. 別人高傲不敬的態度
3. 受制於不切實際的工作期限
4. 不獲賞識、認同
5. 不公平的待遇
擔心工作不保、買不起房子、每個月被房貸逼迫,種種不確定的經濟環境,讓我們常常處於焦慮狀態,處於慢性、低度的「杏仁核劫持」狀態。
想減少情緒失控的情況,首先要「留意自己的情緒或狀態」(練習自我覺察),把自己從情緒抽離出來 (可以試著深呼吸三次)。或者我們可以透過長期練習冥想,讓自己保有身心平靜的習慣。
人們採取行動的三種動機是
1. 渴望權力 2. 渴望歸屬感 3. 渴望成就感
成功的企業家的成就感動機等級都很高,他們喜歡冒險,利用不斷學習來提高工作成效,並樂在其中。當我們的動機被引發時,左額葉皮質區的神經迴路會變得活躍,提醒我們目標達成時會有多麼美好的感受。
情緒恆定點落在左前額葉的人,情緒表現偏向正面,當他們遇到阻礙時,會感到惱怒並調整精力來克服障礙,達成目標。相反的,右前額葉的活化作用就像「行為抑制劑」,讓人在事情變得棘手時容易放棄,讓人討厭風險,過度謹慎。如果我們可以抱著一個有意義的目標,就可以讓左半腦開始活躍,更容易克服挫折與障礙。
同理心有三種:「認知同理」、「情感同理」、「移情關注」
不同的同理心仰賴不同的神經迴路。「認知同理」是我能從你的觀點裡看待事情。「情感同理」是指我能感同身受。「移情關注」是指我感覺到你需要幫助,我也樂意幫忙。要發展同理心,就要知道別人到底在想甚麼,這樣才能證實或修正你的直覺。
女性向來在情感同理心上佔優勢,甚至連母黑猩猩也比公黑猩猩佔優勢。Frans de Waal做過一個調查報告,當一隻黑猩猩看到另一隻黑猩猩很痛苦的時候(受傷或失去社會地位),這隻黑猩猩會模仿痛苦黑猩猩的樣子,以表達他的同理心。在團體中,母黑猩猩會比公黑猩猩做出更多的輕撫安慰動作,但黑猩猩的雄性領袖,甚至比母猩猩更常表達安慰。原來,領袖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提供適當的情感支持。
腦神經具有可塑性!
過去我們一直以為大腦細胞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但現在已證實是一個錯誤的概念。最新的理解是大腦每天增生一萬個幹細胞,然後細胞再一分為二,其中一個繼續生產幹細胞,另一個去大腦中其他地方上班,然後在四個月內,這個新細胞會和其他細胞一起形成約一萬個連結,創造新的神經迴路。神經可塑性讓大腦能夠一直根據新的經驗來重組,如果我們試著建立習慣,相關的神經迴路就會慢慢生成,但我們要改掉習慣的時候,我們也要對抗過去重複千萬次行為所生成的神經迴路。
依據神經可塑性,我們想要改變,有三個步驟
- 下定決心 (利用左前額葉產生積極動力,並常常回顧夢想、願景)
- 一次建立一個新行為
- 不斷重複新習慣(通常在練習3-6個月之後,新習慣就會比舊習慣來的自然了)
參考書目:情緒競爭力,UP!
【歡迎在 Google+ 上追蹤我】
【歡迎加我 FaceBook 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