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看日本作家寫的書,就像日本俳句那樣精簡有力。在作者仔細編排下,每個章節就像一篇小短文,便於閱讀,重點清晰加上貼心的圖示,不用耗費太多的認知頻寬就能有所收穫。這樣的書很適合想要多了解自己或對心理學有好奇的一般大眾,也是認識TA(Transactional analysis 溝通分析)的好入門書。
講到TA,就要提到創辦人Eric Berne,這位1910年出生的加拿大籍精神科醫師,原本是受訓於佛洛伊德學派的精神分析師,後來自立門派。他在1964年出版的 Games People Play大賣500萬本以上,奠定了一代宗師的地位,只可惜他1970年就過世了,所以TA學派沒有機會成為心理學界的少林或武當。但Eric Berne先生提出的許多觀念,到現在都深深影響著心理治療界,例如PAC (parent-like, child-like, or adult-like)理論、腳本分析(script analysis)、四個心理地位模式等。
本書的第一章以人生腳本破題。小時候的我們因為父母親友、周遭的環境或經歷影響,會無意識的幫自己寫下一套獨特的人生劇本,然後就照著劇本日復一日地扮演著劇中的角色,可能是「人見人愛的乖寶寶」、可能是「所遇非人的傻女人」、「總在成功前一刻被絆倒的倒楣鬼」,或是「交不到朋友的邊緣人」。如果我們一直沒有意識到自己受限在某些不良腳本中,就很難去過我們真正想要的生活。
五種驅力:要完美、要討好別人、要努力、要堅強、快一點
十三種禁止令:不可以做任何事、不可以做自己、不可以孩子氣、不可以長大、不可以有情感、不可以思考、不可以靠近、不可以成功、不可以有慾望、不可以健康、不可以重要、不可以有歸屬感、不可以存在
人生腳本構造 (p72)
現在就可用的練習:
(一)利用聚焦法傾聽身體的聲音(p206)
- 整理思緒,把問題寫下來,想像自己在離問題很遠的地方
- 把意識集中在身體的中心,留意身體和心的變化,哪裡有不舒服的感覺
- 找出適合描述不舒服的身體語彙
- 接納浮現的情感,不要去自我批判跟懷疑
(二)無條件的正面安撫自己(p226):
- 我的存在本身就有價值
- 不管身高、學歷、….,我就是喜歡我自己
(三)腳本訪談問題
最後附上《TA的諮商歷程與技術》裡的腳本訪談問題,練習做做看,能幫助您對自己的腳本多一些了解。
- 你是誰/幾歲
- 你的教育程度
- 描述你這個人
- 你靠什麼維生
- 你和誰住,住哪
- 假如你有孩子,他們是誰,誰是他的父(母)親
- 有關你出生的事
- 當你是嬰兒時和誰同住?住哪?
- 當你是四歲時和誰同住?住哪?
- 當你是上學時和誰同住?住哪?
- 當你是十歲時和誰同住?住哪?
- 你父母是
- 描述你小時候爸爸/媽媽的樣子?
- 當小時候爸爸/媽媽對你不滿的時候,他會怎麼做?
- 當小時候爸爸/媽媽對你滿意或高興的時候,他會怎麼做?
- 當小時候你最喜歡爸爸/媽媽的什麼地方?
- 你記憶中爸爸/媽媽最差勁的是什麼?
- 你小時候最喜歡聽的故事?
- 那故事說什麼?
- 故事中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 當小時後父母做了一些很笨的事的時候,你的反應跟感覺是什麼?
- 你覺得你將來會怎麼死?幾歲死?
- 你想你死後人們會怎麼說你?
- 對你來說快樂的意義是什麼?
- 你現在最傷腦筋的事情是什麼?
- 在你的生命經驗中,你最不愉快又經常有的感覺是什麼?
- 你想五年後你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 你對自己最不喜歡的是什麼?
- 你最喜歡自己的是什麼?
- 在你一生中你做過最重要的決定是?
- 當你小時候、你希望母親有什麼不同嗎?
- 當你小時候、你希望父親有什麼不同嗎?
- 你祖父母有什麼樣的生活?
- 你的父母跟祖父母有誰過世了,如何過世的?幾歲過世的
- 如果你有魔力,為了得到你日常生活中所要的,你會如何用它?
- 你有沒有想過你不需要魔力而得到你想要的東西?
- 你是不是還有什麼重要的東西想說?
參考資料:
拒絕被支配的勇氣
TA的諮商歷程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