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茂木健一郎 譯者:葉韋利
出版社:時報出版 2009年07月09日
ISBN:9789571350462
- 學習=改變腦神經細胞連結=人生的一切經驗
- 如何讓大腦更快樂?
- 利用強化學習產生"多巴胺"
- 以時間壓力鍛鍊大腦"持久力"
- 徹底培養”專注力”
- 人類的大腦,在解決難題、突破困境時,會生成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感受到最強烈的喜悅,而且會渴望重複這樣的行為,繼續體驗類似的快感。”所以要利用產生多巴胺的機制來強化學習,也利用這個正向回饋養成學習的自發性跟企圖心(絕不能以勉強或逼迫的方式)
- 有點困難的工作,突破障礙時多巴胺分泌的量會更多,太難會讓大腦感到厭煩
- 給大腦時間壓力,大腦在克服壓力時多巴胺分泌的量也會增多(但要循序漸進的減短時間)
- 與別人比較並不會讓大腦快樂
- 運動員訓練的方式,可增加精神韌性,也是耐力的養成方式
- 專注力的來源
- 速度-加速到極限
- 份量-加重作業量
- 投入-專心致志
- 學習的重點並非完整記憶,而是如何運用腦中的知識,利用過去經驗去預測未來。
- 不要閉門造車: 在封閉環境下自行理解的知識沒有意義,必須在與人的交往中培養知性
- 了解自己不懂的地方還有自己的缺失非常重要,而現在的缺失可能是未來的強項,因為可能在克服弱點的努力過程中,激發了多巴胺的分泌而強化學習,最終反而超越別人,所以應該把弱點當作轉機。
- 在失敗與成功的反覆曲折中,人可以學到最多,可以接受失敗並藉此學習,大腦就可因此突破。
- 作者認為歐美和日本的差別之一是日本過份重視"和諧",忽略了個人應該要有獨特的個性。個人應該要能"追求特立獨行的自由",盡情追求自我喜好的領域,而產生強化學習的正向循環。
- 偶發性- 安全與挑戰之間的平衡。
- 對大腦來說,偶發性能帶來最大的喜悅,對於偶發事件,大腦的情感系統會因應以排除不安感,而擁有正面情緒的人善於排解不安。
- 人必須先穩固安全基地,再來接受挑戰,以此豐富人生。因此內心有堅定的信仰的人,才能勇於接受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