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注意力被賣掉了
有一天,巴菲特問他的私人駕駛:「到現在你還在幫我做事,我覺得沒有盡到老闆的責任。你應該試著走出去,為自己的夢想奮鬥!」隨即請駕駛列出25個人生目標,或完成後能帶來很大意義的事。再請他選出其中最重要的五個目標,並問道:「剩下的20個目標,你打算怎麼做?」
駕駛老實回答,將優先完成最重要的五個目標,而其他也很重要,會再想辦法實現。
巴菲特聽了搖頭:「錯!剩下的20個目標要不計代價地『避免去做』!無論如何你都不能分心,直到完成最重要的五個目標為止。」
過去的電視按來按去只有三台,每戶人家晚上八點都看同部連續劇。現在不一樣了,頻道隨便就100多台,每分鐘YouTube增加的影片超過300小時,人一天接受的資訊量比30年前倍增許多!
享受免費的同時,卻很少想到「如果付錢的不是我,那會是誰呢?」事實上,我們待在網路上每分每秒都有人因此獲利。
為什麼?
因為在免費訊息到處放送的時代,人們的「注意力」是最有價值的商品。當我們使用社群軟體、瀏覽網路之際,也把自己寶貴的注意力免費地賣掉了。
我們之所以會低估「注意力」的價值,來自於對它的誤解,以為它可以隨時切換,以為它是無限量供應。
據統計,辦公室員工平均11分鐘會被打擾並中斷手邊工作,之後得花兩倍時間才能重新聚焦。有人說自己能「一心二用」或「多工」,其實是一場誤會,因為注意力只是來來回回地被切換,且每次切換,都得費力地從頭找回原來的思緒。
注意力的源頭來自大腦前額葉皮質,它擁有思考、自我控制、維持專注、做計畫跟決策等能力。但前額葉皮質提供的認知資源並非取之不竭,用久了一樣會疲累,例如你加班到很晚或工作特別操,回家一定懶得做家事,也很難抗拒垃圾食物的誘惑。
總之,大腦的認知資源有限,人無法太長時間維持最佳的工作效率,可以說,「認知資源」比時間更寶貴。正因如此,巴菲特才規定他的司機「目標不能超過五個」,過多的目標讓人無法專注,甚至會陷入「匱乏」的負面循環。
(本文摘自《致富的力量:人氣諮商心理師教你活用大腦賺錢》,法意出版)